市政协专题视察棚户区改造工作

时间: 2016-10-29 来源: 点击量:

  929日下午,市政协党组书记丁小平,副主席殷波、马学锋、胡贵才,市政协党组成员李晓明、闵云万,秘书长邹显树带领各专委会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宁江片区、轻工校片区、外江区域、公园路区域、紫东区域和金家磨巷片区6个棚户区改造点位,现场察看了我市棚户区现状,并就进一步扎实加快推进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了座谈。市政府副市长罗凌,市危改中心、房管局、财政局、发改局、国土局、规划局、城乡建设局、法制办、土地储备中心、灌口街道、幸福街道、奎光塔街道和银杏街道负责人应邀参加视察并座谈。 

  座谈会上,市危改中心主任孙凌霞汇报了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抓住棚改历史机遇,把实施棚户区改造列入我市重大民生工程,从五个方面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一是紧扣政策机遇,破棚改资金难题。由政府积极从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国家建设基金、棚户区改造配套资金、财政多渠道自筹资金四个方面筹措资金推进改造。二是紧依法律准绳,完善棚改政策。根据国务院、四川省相关文件精神,在学习成都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县的先进经验,充分对比我市原有搬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了相关棚改和棚改配套政策,并编写了《都江堰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操作手册》、《都江堰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对新房问题工作手册》,为参与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部门、乡镇(街道)和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指导性范本。三是紧抓组织建设,构筑长效搬迁机制。确定了市政府为征收主体、房管局为征收部门、危改中心为实施单位、乡镇(街道)负责具体搬迁的工作体系。成立了持证上岗的征收专业队伍和专业的律师团队;实行了片区包干责任制和专业工作组负责制,确保搬迁规范高效推进。四是紧靠基层群众,发扬民主高效搬迁。在每个搬迁地成立了自改委、临时党支部和志愿者服务队,让群众真正成为搬迁的实施者、监督者与参与者;算好群众的利益账和政府的资金使用效益账,让发展与民生同步彰显,让“大家”与“小家”共同受益。五是紧守公正廉洁,确保民生工程暖民心。做实“三公开、七公示”,让搬迁透明可信;建立群众监督平台、职能监督平台、纪检监督平台、审计监督平台、媒体监督平台,多方监督,确保棚改工作公正廉洁;执行“六级”审核,确保资金发放无误。 

  视察组对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街道、社区加大棚户区改造的推进工作力度,有规划、分阶段、分批次扩大棚户区改造覆盖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视察组指出,棚户区改造是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举措,希望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不断推动棚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进一步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政策机遇。政府要研究资金筹措途径,积极与银行对接,为下一步加快棚改、城中村等的改造积蓄力量。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针对拆迁对象的宣传,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使居民更加了解国家惠民政策,自己对比,自愿参与;针对社会的宣传,要向社会层面广泛宣传政府优惠的拆迁、契税等政策,激发社会人士参与积极性;针对上级部门的宣传,要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规范有序地推动棚改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配套服务力度,持续做好后续工作。政府不能一改了之、一拆了之,要对拆迁户拆迁后的养老、就业、教育、就医等方面的情况持续关注,使拆迁户更好地融入新社区、过上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