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都江堰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时间: 2014-02-16 来源: Admin 点击量:

(2014年2月16日在政协第十四届都江堰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周建强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第十四届都江堰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2013年提案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和办理成效
  ㈠提案及办理的基本情况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236件,经审查,立案218件,作为意见建议处理18件,立案率92.4%。立案提案包括集体提案3件(主席会议建议案2件、专委会提案1件)、委员个人提案168件、联名提案47件。立案提案中涉及经济发展方面的124件,占56.9%;涉及教科文卫体方面的40件,占18.3%;涉及公安、民政、劳动、民族、宗教等方面的54件,占24.8%。
  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在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后,市政协会同市政府及时召开提案交办会,对会议期间初审、会后再审立案的提案和一次会议的B类提案进行集中交办,分别送交有关部门和乡镇落实办理;交办会后到2013年8月,又对闭会期间收到的提案及时审查并送交有关部门办理。截止2013年9月30日,提案已经按有关规定全部办理完毕。提案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155件,占立案数的71.1%;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分步解决的有51件,占23.4%;受条件限制目前不能解决、需要向委员说明情况的12件,占5.5%。信函或电话收到办理情况征求意见表218份,委员对承办单位的承办态度表示满意的212份,占97.2%,基本满意的6份,占2.8%;对承办单位的承办质量表示满意的204份,占93.5%,基本满意的13份,占6%,不满意1份,占0.5%。未立案提案作为委员意见已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并作出书面答复,征求了委员意见。
  ㈡提案办理的主要成效
  ⒈市政协移送的主席会议建议案和重点提案,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各分管领导认真研究,牵头布置,积极采纳。

  根据主席会议“关于着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市场,放大城市商贸物流空间,助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案”,市政府确定逐步将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成为都江堰区域农产品交易与服务平台和成都经济圈农产品虚拟交易与服务中心;拟在玉堂镇整合20200平方米现有商铺资源作为都江堰市旅游产品专业集散中心一期用房,并将外滩新天地剩余商铺作为项目备用资源,同时将石牛村的200亩地作为二期项目选址储备。
  根据主席会议“关于利用置换灾毁房后的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地的建议案”,市政府通过了在老旧城区改造补充小区游园和街头绿地的方案,共规划地块34处,面积约6.8公顷,基本实现老城区绿地系统全覆盖,并将于2014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围绕“关于加快推进灌县古城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的建议”,市政府落实100万元启动了《灌县古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了古城景观打造和基础设施配套,积极调整古城区业态,加大了西街整体打造力度。
  围绕“关于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我市休闲养生养老产业的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我市养生养老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养老养生投资环境和政策。
  环保等部门积极采纳“关于加快PM2.5检测系统建设,努力提高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加强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建成了文庙、青城山、环保大楼、侏罗纪公园PM2.5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对大气质量的系统监测和实时发布。
  市发改、监察、财政等部门认真对待“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编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的建议”,修改完善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BT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签证管理办法》等文件,采取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积极探索项目后评价机制等措施加强政府投资管理。
  针对“关于加强对黄家河心片区规划管理的建议”,市规划部门严格按照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实施严格的规划管理,在2013年启动新的岷江两岸的总体规划时,将其一并纳入新的总体规划。
  “关于加快行政中心建设的建议”,按照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规定和上级要求,我市已暂停实施行政中心建设。
  ⒉围绕三农工作、工业经济、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的建议意见,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结合“关于加大对猕猴桃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市政府已完成猕猴桃产业发展三年规划编制,形成了以虹口、向峨等十个重点发展乡镇为核心的12万亩猕猴桃基地和组团式发展模式,组织培育10家生产销售企业、12家专业合作组织,建成了库容1.5万余吨气调库。结合“重点打造现代田园精品体验园的建议”,市政府着力打造农业九大园区,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及品牌创建。结合“发展都江堰市总部经济”的建议,市政府出台了《都江堰市支持企业结算中心类经济组织发展财政扶持暂行办法》,助推我市总部经济的发展。
  ⒊围绕城市管理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议得到认真办理。“关于在城区柏条河两岸走廊带建设市民休闲公益公园的建议”,极大地推动了柏条河两岸亮河边工程和休闲区域的建设。“关于加强古城区流动商贩管理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古城区的流动商贩管理得到了加强。围绕委员们关心的有关道路交通设施的10余件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加大了交通道口的红绿灯建设、道路设施建设和公交车辆、线路及站台的优化,制定了《成青快速通道、彭青路、沙西线和IT大道等4条道路设置等级公路标志牌的实施方案》,实施了沙西线最高限速从60公里到80公里的转变,新增公交车18台。
  ⒋围绕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法律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提案建议得到了积极办理。“关于组建青少年艺术团,开展青少年校外文艺交流”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成立了都江堰市青少年艺术团,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文艺活动。“关于加强古城区文化保护的建议”逐步得到落实,城隍庙、文庙已经开放,西街及懋功寺、茶马古道文化基础设施正在按计划推进,古城区体现川西民俗的36组雕塑已经完成并对外展示。委员建议开办的《古堰讲坛》已经在文庙定期举办。“关于完善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相关工作制度的建议”得到主管部门的落实,下发了《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应用“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工作的通知》,实现了双向转诊病员近200人/月的规模。“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市上充实调整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开展了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并在成都市率先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⒌围绕社会热点和群众呼声提出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结合加强居住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全市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整治老旧院落84个,对院落内的道路、排水等进行整治,增设公共照明、健身器材等。委员们提出的加强犬只管理的建议得到采纳,市政府制定了相关意见,加大了捕杀野犬、流浪犬、敞放犬、伤人犬的力度;根据委员提案建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治理违规殡葬行为和殡葬陋习工作方案》,相关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电子礼炮已在全市范围停止鸣放。
  ⒍B类提案得到了承办单位较好办理和落实。2012年的53件B类提案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有了实质性的推动。委员提出的打通断头路提案,城乡建设局在2012--2013年间,先后打通了包括莲花南路、三官桥下街等10余条断头路;结合委员关于缓解天然气用气难的建议,燃气公司更换了老城区部分老旧的管道,并开通了第二气源,极大地缓解了城乡居民冬季用气难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㈠扎实做好提案征集服务工作,多形式征集委员提案
  ⒈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提案征集工作。
市政协对提案征集工作高度重视,专题召开主席(扩大)会议研究提案征集方式、征集方向、征集计划、征集目标和围绕相关提案所要开展的调研和视察,并要求各位副主席、专委会主任带头调研,撰写提案;要求各专委会动员委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社情民意,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提案。
  ⒉信函征集。在全委会召开前,根据主席会议的要求,向全体委员寄送《致委员的信》、《提案表》和《提案范例》,告知提案撰写要求,引导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高质量的提案。
  ⒊网上征集。建立“提案委员会邮箱”,方便委员随时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提案,2013年委员们通过网上邮箱共提交提案72件。
  ⒋短信提醒。对全年没有提交过提案和建议的14名委员,采用提示短信进行提醒,要求委员认真履行职责,认真进行调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撰写提交提案。
  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途径提升提案质量
  ⒈广泛调查研究提出主席会议建议案

  针对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别是产业定位和地域特点,市政协会同市商务局等单位,先后几次前往彭州、新都、郫县、龙泉驿等成都周边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调研、座谈,形成了“关于着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市场,放大城市商贸物流空间,助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主席会议建议案。
  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提案
  根据主席扩大会议要求,各专委会在分管副主席的领导下,结合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诉求,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调查研究,广泛座谈,形成了“关于加快PM2.5检测系统建设,努力提高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等重点提案。
  ⒊收集基层民意反映民生诉求
  广大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基层和相关行业,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诉求,提出了加快工业、旅游、农业等产业发展和提升,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和文化建设,加强空气质量和环境治理等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提案。
  ㈢加强协调督促和协商,多举措提升提案办理实效
  ⒈建立跟踪机制,开展专题调研
  二次会议后,主席会议研究确定了两件主席会议建议案和“关于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我市休闲养生养老产业的建议”等六件重点提案,明确了由副主席牵头、相关专委会具体负责跟踪的重点提案跟踪联系机制。同时结合主席会议建议案和重点提案办理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我市城乡养老现状及养老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等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科学规划、多元发展、加快形成集聚效应等一系列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2.多方沟通协调,督促办理落实
  结合委员们提出的有关空气质量及PM2.5、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提案,市政协先后组织常委和部分委员分别视察了我市的PM2.5环境综合检测站建设、猕猴桃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情况,并就相关提案办理进行了专题视察,面对面地对办理进行沟通,同时结合政协常委会两次与市政府开展相关议题协商。
  针对部分重点和影响较大的提案,市政协采取上门协商座谈、召开协调会、座谈会的方式,约请办理单位、委员面对面沟通,推进办理。市政协相关专委会还结合协商议政会和民主监督会与有关乡镇和单位进行沟通,督促提案的办理落实。
  3.开展双向征集,落实二次办理
  提案委员会根据市政协《提案办理满意度双向征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全部提案的办理满意度分书面和电话两种方式开展了全覆盖双向征集,对满意度不一致的20件提案,及时联系市委办、市政府办统筹具体办理单位进行再次办理,促进提案办理落到实处。同时,市政协会同市政府对一次会议53件B类提案进行了交办、跟踪和督查,截止2013年10月31日,上述提案已全部办理回复完毕,促进了跨年度提案的办理和落实。
  ⒋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评价机制
  2013年,市政协在继续推行满意度双向征集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提案办理集体复议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提案办理评价机制,努力增强提案办理的实效。
  ㈣强化宣传交流,多层面扩大提案工作影响
  ⒈分析通报提案动态
  提案委员会对二次会议收到的提案进行综合分析,从工业类、旅游类等八个方面归纳整理提案,形成《提案综述》;对提案及办理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形成《二次会议提案工作的初步分析》,及时将上述材料报送相关领导并在政协门户网站上刊载。
  ⒉积极开展工作宣传
  市政协积极与媒体配合,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宣传报道我市政协提案工作动态,以及提案办理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解决的情况,先后编发涉及提案工作的文件、简报、信息30余条(期)。
  ⒊切实加强对外交流
  我市政协的《创新制度改进方法增强提案办理实效》等经验在全国遗产地政协联系会、17区市县政协横联会和成都市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注重“六个环节”切实“增强六性”提高提案办理协商实效》在《成都政协》杂志上刊载,扩大了我市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十四届二次会议提出的提案数量达到236件,政协委员的提案质量有较大提高,提案办理实效有了新的提升,在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提案自身和办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层面的提案所占比例不大,提案办理的实效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调研视察督促提案办理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部分承办单位重答复、轻办理的现象仍然存在,提案办理的三次沟通工作需进一步改进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2014年提案工作建议

  在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围绕中共都江堰市十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利用提案履职尽责,扎实有序推进提案工作,为奋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紧扣形势,强化责任,不断提升提案质量
  全体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人民团体、界别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都江堰市委的发展新思路,紧扣形势,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提案。要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学习和调查、视察等活动,认真思考,加强调研,充分利用提案这种有效形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为推进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献良策。
  二、强化协调,搞好服务,努力增强工作实效
  市政协要继续把提案工作作为全局性重要工作来抓。要按照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新要求,积极开展提案办理协商。各专委会要加强配合,协力做好提案征集和追踪办理工作,并注重调研、视察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和办理实效;提案委员会要积极主动地会同市委办、政府办和目督办搞好提案办理的协调、服务和督办工作,特别要重视重点提案、综合性提案和跨年度提案的办理协调工作,增强提案工作实效。
  三、坚持制度,规范程序,扎实推进提案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提案委员会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的征集、审查、交办、督促和催办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推进政协提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四、广泛宣传,加强交流,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要进一步加大对提案及其办理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提案办理对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加强纵向和横向联系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其它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探索提案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提升提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